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金門海漂豬確診非洲豬瘟 已消毒並持續監測


金門海漂豬確診非洲豬瘟 已消毒並持續監測

最新更新:2019/11/09 21:19/中央通訊社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9日表示,6日在金門烈嶼岸際發現一頭漂流上岸的死亡豬隻,採樣送檢後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金門縣政府也隨即公告,即日起暫停烈嶼豬肉及其製品運往金門本島。(金門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傳真 108年11月9日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9日表示,6日在金門烈嶼岸際發現一頭漂流上岸的死亡豬隻,採樣送檢後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金門縣政府也隨即公告,即日起暫停烈嶼豬肉及其製品運往金門本島。(金門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傳真 108年11月9日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黃慧敏台北9日電)金門縣烈嶼鄉東北海岸6日發現海漂豬,今檢驗結果出爐非洲豬瘟呈陽性反應,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已完成消毒工作;截至今天,金門海漂豬檢出非洲豬瘟陽性案例共12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晚發布新聞稿表示,6日金門縣烈嶼鄉(小金門)東北邊岸際,發現1頭漂流上岸的死亡豬隻,今天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基因片段與中國大陸分離病毒株相似度達100%;目前海漂豬檢出非洲豬瘟陽性案例共12例(金門縣10例,連江縣2例)。
金門縣政府表示,6日在烈嶼將軍堡海灘附近發現的海漂豬屍,9日確認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豬隻屍體當天已就地焚燒掩埋,周邊亦加強消毒。(金門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傳真 108年11月9日
金門縣政府表示,6日在烈嶼將軍堡海灘附近發現的海漂豬屍,9日確認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豬隻屍體當天已就地焚燒掩埋,周邊亦加強消毒。(金門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傳真 108年11月9日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6日接獲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通報,在烈嶼鄉將軍堡附近海邊發現死亡豬隻,立即趕赴現場了解並採集相關檢體後,將豬隻屍體就地焚燒掩埋,檢體送畜衛所檢驗。
相關檢體經畜衛所以聚合酶鏈反應進行檢測,結果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基因片段序列與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病毒株基因片段,相似度達100%;發現地點已由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完成澈底消毒,該地區周邊半徑3公里內有4家養豬場。
應變中心指出,由於發現地點離中國大陸廈門僅約6公里,亦非常接近九龍江等出海口,金門縣政府除針對人員、車輛及器械進行消毒外,亦監控烈嶼鄉8家養豬場,迄未發現異常現象。
應變中心指出,依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回報,該縣豬隻並無異常死亡情形,持續由各公所獸醫師密切注意轄內豬場動態;後續將採樣進行監測,為確保產業安全,金門縣政府也將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28條規定公告,暫停烈嶼鄉豬隻及其產品運往金門島,待該鄉養豬場豬隻完成非洲豬瘟檢測且為陰性時,才可解除管制。
應變中心呼籲,亞洲地區非洲豬瘟疫情嚴峻,將持續透過跨部會合作機制強化邊境各項防檢疫工作,提醒民眾至國外旅遊切勿攜帶動植物產品返台,以免受罰;同時也籲請養豬農友自主落實豬場人、車(含運豬車、飼料車、化製車及訪客車輛等)門禁管制、場區定期清潔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維護豬隻健康及財產安全,共同防堵非洲豬瘟入侵。(編輯:葉俐緯)1081109
日前在金門烈嶼岸際發現的海漂豬屍9日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金門縣政府建設處代理處長文水成(右)和防疫所長林政道(左)受訪表示,烈嶼8家養豬場目前未發現異常,後續也將採樣進行監測。中央社記者黃慧敏攝 108年11月9日
日前在金門烈嶼岸際發現的海漂豬屍9日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金門縣政府建設處代理處長文水成(右)和防疫所長林政道(左)受訪表示,烈嶼8家養豬場目前未發現異常,後續也將採樣進行監測。中央社記者黃慧敏攝 108年11月9日

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

好髒!金門動員2562人淨灘 清出9500公斤的海漂垃圾

好髒!金門動員2562人淨灘 清出9500公斤的海漂垃圾

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

愛上博物館系列活動 學童體驗焢窯樂趣

愛上博物館系列活動 學童體驗焢窯樂趣

2019/10/01 記者:陳麗妤/金沙報導/ 金門日報

「藝啟尋金」愛上博物館系列活動7月底開跑。其中,「博物館教育的延伸-小小農夫教育體驗」日昨登場,30位學生(何浦國小為主)社區規劃師帶領下,走進浦邊、何厝聚落,將學習殿堂移到農地,在居民協助下,分組進行焢土窯,從挖土塊、建造土窯、生火、悶烤地瓜等,學生分工合作完成,並大快朵頤品嚐美味地瓜,最後也參觀何厝聚落及浦邊貝塚,在體驗中感受農村豐收時節焢窯的樂趣,貼近農村生活並體認農夫之辛勞,寓教於樂,別具意義。
「藝啟尋金」愛上博物館活動,自7月底開跑,分為(一)原鄉情—遊洋樓、說洋樓、畫洋樓(二)親子共遊博物館與聚落文化饗宴(三)穿越時空的聚落文化體驗(四)聚落環境教育(五)民俗文化體驗-抬輦與尬輦。
而聚落環境教育「博物館教育的延伸-小小農夫教育體驗」則於9月28日登場,30位學生以何浦國小為主,在社區規劃師何應權導覽,浦邊社區居民協助,何浦國小楊翰麒老師以及與會家長陪同下,將學習殿堂移往田間,學子分成3組進行土窯建造,從撿土塊、建土窯、準備食材以及生火和悶烤地瓜等,分工合作完成;現場也在居民協助下體驗耕牛犁田,最後除了品嚐甜美果實,也走進何厝聚落以及參觀浦邊貝塚,從環境角度認識聚落之變化。
何浦國小楊翰麒表示,農村焢土窯體驗是典型農村代表性活動,可以帶領學生從中學習搭建土窯的技巧,悶煮功夫要領,了解農夫的工作,深入農村生活,學習平常課堂沒有的活動,更能瞭解早一輩農夫的辛勞,付出努力之後享受美味的果實,別具教育意義。
何應權也指出,焢土窯是孩提時的美好記憶和樂趣,伴隨農夫高齡化、耕地耕牛減少,地瓜田也愈來愈少。此次配合博物館聚落創生專案,帶領學生實際體驗田間焢窯樂趣,認識農作、了解農夫的辛勞,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夠參與。
活動除了到田間體驗焢土窯的樂趣,也走訪何浦聚落及參觀浦邊貝塚,期許學生以及家長透過活動,了解聚落環境變遷。民眾將實地參與之經驗與歷史民俗博物館的展覽場域連結,能更深入且親近博物館,並且突顯聚落文化特色,未來透過遊程創造聚落再生機會。
「博物館教育的延伸-小小農夫教育體驗」日昨登場,30位學生體驗農村焢土窯的樂趣,品嚐努力過後的甜美果實。(陳麗妤攝)

「博物館教育的延伸-小小農夫教育體驗」日昨登場,30位學生體驗農村焢土窯的樂趣,品嚐努力過後的甜美果實。(陳麗妤攝)

2019年8月1日 星期四

原來__不能回收!你不可不知的19個回收小常識


原來__不能回收!你不可不知的19個回收小常識

https://blog.zerozero.com.tw/24456/eco_recycle/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新年新開始,讓我們動手作回收,讓廢棄物都有機會重獲新生。
將回收物清楚分類,走在環保先端的回收人都應該這樣做!

小心!這些其實都不能回收
  • 手搖杯飲料瓶的封膜
  • 使用過的衛生紙、紙尿片
  • 蠟紙、複寫紙、感熱紙、護貝紙、吸油面紙
  • 內層有錫箔、鋁箔等複合性材質的餅乾袋、茶葉包裝袋
  • 貼綁在紙箱或紙盒上的膠帶、塑膠封膜、塑膠繩
  • 吸管
  • 免洗筷
  • 零食袋(內側有銀色反光的包裝袋)
  • 木片便當盒
  • 有髒汙或油漬的塑膠袋  

小心!這些要分開回收
  • 有防水淋膜的紙容器、紙餐盒,跟一般紙類要分開。
  • 鋁罐沒有接縫,材質較軟可以壓扁,鐵罐有接縫,材質較硬無法壓扁,兩者要分開回收。
  • 玻璃容器上的金屬或是塑膠瓶蓋要分開丟。
  • 沒吃完的飯菜,不能放在便當盒裡一起丟。
  • 一根訂書針因為體積太小,要丟入一般垃圾無法回收,但你可以收集一堆訂書針,當眾多訂書針匯集起來成金屬球,就可以回收。

注意!這些動作讓回收更完美
  • 吃過的餐盒、喝完的飲料瓶,將殘渣及液體倒乾淨後,沖一沖再回收。
  • 貼身衣物因衛生考量,因此不做回收。可穿著的舊衣應清洗乾淨並晾乾後,再打包做回收。
  • 盡量將回收物品壓縮至最小,像是把紙箱撕開、壓平;形狀相同的紙餐盒相互堆疊;寶特瓶、鋁罐、鋁箔包壓扁;紙張攤平,不要揉成一團。
  • 乾淨的塑膠袋不要丟棄,可以自己回收下來重覆利用。  

實體刊物據點 請點此 查閱
您也可以訂閱生活誌,最有趣的綠色資訊不漏接——  立即訂閱

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零食袋買魚、牛奶盒收納、行李箱買菜!不塑之客的家庭回收秘笈3式


零食袋買魚、牛奶盒收納、行李箱買菜!不塑之客的家庭回收秘笈3式

https://blog.zerozero.com.tw/25106/home_reuse/

在不塑之客潛水已久,總會看到許多令人拍案叫絕的不塑妙招,小編在此也幫大家收錄了居家主題,身邊即將被丟棄的物品靈機一動即可再利用,正所謂「資源放錯地方變垃圾;垃圾放對地方變資源」,快來看看瀕臨丟棄的零食袋、牛奶盒和行李箱可以如何化身居家良品,讓大家在新的一年也能夠驕傲地當個不塑之客!

零食包裝袋變身買菜環保袋

嘴饞的你是否常常控制不住買零食的慾望,滿足口腹之慾後看著手上空空如也的袋子才感到一陣後悔呢?雖然內側有銀色反光的包裝袋屬於不可回收材質,但不塑之客社團的Delia Chen 幫我們找到了大妙用!



  圖片來源:FB 不塑之客社團 Delia Chen
這種家庭號的零食包裝袋本身約A3大小,靠近封口處有密封條。雖因內側有銀色材質無法進入回收系統,但材質堅固可以拿來多次重複利用,不用擔心盛裝生鮮時會被刺破又可密封。使用後只要用中性清潔劑洗淨並晾乾便可收納。另有網友分享用來分裝蔬果可延長保鮮、甚至連一整隻雞都裝得下!
Delia表示先生使用了零食袋到市場買魚時,賣魚的攤販都報以佩服的眼光。網友也紛紛留言「超強」、「沒想過還可以這樣用」、「一百分」。下次吃完零食之後不要急著丟掉,一起來重複利用吧!


牛奶紙盒變身創意收納盒

無論春夏秋冬,許多人每天早餐都要來杯鮮奶。但和其他飲料不一樣的地方是鮮奶無法自製、也無法使用環保杯購買,因此牛奶紙盒變成家裡需要固定回收的物品。然而在回收之餘不妨動動腦將紙盒稍做變化,反而可以省去購買收納盒的費用!

  圖片來源:FB 不塑之客社團 Pudding Lien
網友Pudding Lien 在不塑之客社團發文,分享用牛奶紙盒收納小孩玩具的心得。她將紙盒的長邊剪開來放置小孩的玩具;體積更小的玩具零件或拼圖,則在牛奶盒上嵌入濕紙巾的上蓋,做成可開關的盒子。從此再也不怕玩具東缺西漏,或是走在路上踢到小寶貝隨手亂丟的玩具了!也可以在紙盒上鑽洞穿繩當作手機座,以解決充電線不夠長的困擾。
另外牛奶紙盒也可拿來當作手工皂的模具、收納各式茶包,或嘗試倒過來掛在流理台上放置菜瓜布等等不同的用途哦!

拉鍊登機箱變身無塑買菜車

喜愛出國旅遊的你,家裡或多或少都有幾個行李箱備用,但你曾想過行李箱壞了要怎麼辦嗎?不塑之客社團網友彭賢祥和大家分享如何將拉鍊壞掉的行李箱改裝為買菜車:利用高度較合適的登機箱畫出高度缐,用木工鋸鋸掉多餘的外殻,再用砂布磨平鋸邊、用剪刀剪掉殘餘的拉錬,這樣就完成了。

圖片來源:FB 不塑之客社團 彭賢祥
改裝後的買菜車很適合推去傳統市場,青菜可以不用塑膠袋整把放進去,因外殼防水,也不怕地上汚水噴濺。重量輕、輪子又好推,儼然成為市場中的時尚icon。下次家裡如果有壞掉的行李箱,不妨跟著動手做做看!

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

大陸生化武器又來襲 金門海漂豬屍檢出非洲豬瘟病毒

大陸生化武器又來襲 金門海漂豬屍檢出非洲豬瘟病毒

記者蔡若喬 / 金門報導 2019-05-24 /今日新聞

金門岸際又發現大陸海漂病死豬,這隻在本月21日於金沙鎮獅山海灘海灘附近的死亡豬屍,經防疫所採樣送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畜衛所)檢驗,昨(23日)日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基因片段與中國大陸分離病毒株相似度達100%。即日起,豬隻與其屠體、內臟、生鮮及加工產品禁止輸往臺灣本島及其他離島,至少1週管制期。

金門縣防疫所於21日接獲金沙分駐所及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通報,於金沙鎮獅山海灘發現約120公斤境外漂流豬屍,經防疫所同仁赴現場執行檢體採樣及消毒作業後,已就地焚燒掩埋。


就地焚毀
▲海漂豬屍經進行檢體採樣及消毒作業後,已就地焚燒掩埋。(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檢體於當日立即送畜衛所檢驗,報告昨日下午3點左右出爐,聚合酶鏈反應(PCR)呈現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反應,基因片段序列與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病毒株基因片段相似度達100%。
金門縣防疫所所長莊謙恭表示,海漂豬屍地點周邊半徑3公里內金沙鎮共有4家養豬場,當日已實施移動管制,同時對接觸到該漂流豬屍的人員、車輛、器械執行消毒措施,並責請金沙鎮獸醫師對轄內所有豬場進行全面訪視,場內豬隻皆無異常死亡現象。
莊謙恭說,防疫所今日進行3公里內4家養豬場採樣作業,每場採取20頭豬隻血液送樣監測,共計40頭,並強調金門地理位置非常接近中國大陸出海口,死亡豬隻伴隨垃圾漂至沿岸常態,請民眾不要過度緊張。


抽血檢驗
▲防疫所今日進行3公里內4家養豬場採樣作業,每場採取20頭豬隻血液送樣監測。(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為確保產業安全,農委會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項第一款訂定即日起暫停金門地區豬隻與其屠體、內臟、生鮮及加工產品禁止輸往臺灣本島及其他離島,至少1週管制期,於108年5月24日以前生產的豬肉乾及豬肉鬆,仍可輸往臺灣本島及其他離島。

2019年3月7日 星期四

好習慣成自然,換來美好新生活

好習慣成自然,換來美好新生活


小小行為的改變,可以帶來大大不同的減塑環境。在消費時多想一下,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避免衝動購物造成的浪費,這些日常動作,或許我們不能強要別人跟著做,但從自身做起,慢慢帶動生活與環保互動的關係,某日驀然回首,會發現周遭人事、環境都因你的改變而改變,這種感動,恆久流長。







換換看! 8 個自然減塑小動作

  • 塑膠袋→購物環保袋
    在購物時除了養成自備購物袋的習慣,還可更進一步選擇棉、麻等天然材質的購物袋,而不織布同樣屬於塑膠一族,甚至比塑膠袋更難被分解。







Photo by JenTheMeister on Visualhunt /

  • 瓶裝水→保溫瓶
    玻璃杯代替免洗杯,外出時盡量自備飲水,避免購買市售的瓶裝水與塑膠製包裝飲料。購買手搖杯飲料時,可請店家不要使用塑膠封膜,並且自備不鏽鋼吸管。
Photo by yourbestdigs on Visual hunt /




  • 精緻包裝→裸裝
    購買商品時,選擇非塑膠以及不過度包裝的商品,或是主動請店家裸裝與重複使用原本的包裝。
Photo by awsheffield on VisualHunt /

  • 茶包袋→金屬濾網
    市售茶包袋除了是一次性產品外,還有七成都是含 PET 材質的塑膠茶袋,因此泡茶時建議以茶具或金屬濾網來取代一次性的茶包袋。
Designed by Freepik

  • 購買全新品→購買二手物
    培養真正有需要再買的購物習慣,並且盡量選擇能夠重複使用,或是能夠以二手交換的用物習慣,就能同時減少新塑膠製品與塑膠廢棄物的產量。





  • 人造纖維衣料→棉麻衣料
    人造纖維的衣料不但含有塑膠,在製程中還可能潛藏有毒的化學物質,最好還是選擇天然材質的棉、麻製衣物,既能穿得安心,而且透氣又舒適。
Designed by Freepik

  • 一次性電池→蓄電池
    盡量選擇可自行充填的物品,例如可換蕊心的原子筆、自動鉛筆,或是以充電電池取代一般乾電池。
Photo by seizchu on Visual hunt / CC BY


  • 外食→帶便當
    中午需要在外用餐的上班族和學生,每天自己帶便當盒,吃得健康又可減少保麗龍免洗餐具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