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電子廢棄物也是珍貴資源環署推城市採礦

電子廢棄物也是珍貴資源環署推城市採礦

2015/11/28
記者莊煥寧/綜合報導

  隨著3C產品設計翻新演進,民眾持有3C產品汰舊換新速度也跟著加快,電子廢棄物回收量持續增加,而這些回收的廢棄物許多都含有金(Au)、銀(Ag)、鈀(Pd)、銦(In)、鎵(Ga)等稀貴金屬,是有效的城市礦產,為使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環保署正積極規劃「城市採礦」未來短中長程之推動方向,以建立國家層級的綠色產業及稀有資源儲備制度。本縣環保局呼籲民眾對電子廢棄物以資源視之,養成隨手做好垃圾分類回收工作的習慣,達到資源永續循環利用的目標。
  環保局指出,電子廢棄物常被稱為電子垃圾,在世界各國都是一個重大的環境問題。從資源回收的角度來看,電子垃圾裡絕大部分都具有稀貴金屬成分,只要回收處理技術成熟,都可以回收再利用。雖然目前大部分的國內處理或再利用業者,僅代工提煉為較低純度之材料等級之稀貴金屬,再轉賣至國外,只在其間獲取微薄之價差,至於高純度等級材料之稀貴金屬則仍多依賴國外製造,然近年來,民間也積極投入發展高純度有價及稀有金屬回收及再資源化技術,開發高附加價值的回收產品。
  環保局表示,我國廢棄物回收法規制度已相當成熟,環保署自86年起推動「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妥善回收生活中產生之廢棄物,目前公告應回收項目計有13類33項,其中包含廢電子電器物品、廢資訊物品兩類,經環保署統計,103年回收量約14萬公噸,全臺回收處理業者約21家,此外,環保署亦致力於發展自主回收,以手機及其零件為例,透過政府與行動通訊業者達成自願性回收共識,目前已有1萬多家回收門市,可回收項目包含行動電話、PDA、GPS及配件等。
  環保局說,環保署推動「城市採礦」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國人能不能改變觀念,對電子廢棄物以資源視之,加強回收意識,隨手做好垃圾分類回收工作的習慣,再交給合法的資源再生廠處理,提煉金、銀、鈀等珍貴資源,以高科技與系統管理將廢棄物變成資源,促進產業發展,同時達到資源永續循環利用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