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環教有功環署肯定烈嶼東坑社區優異表現
2014/2/14
記者李金鎗/烈嶼報導
烈嶼鄉東坑社區榮獲第2屆國家推動環境教育有功遴選金門縣社區組初評特優,環保署考評委員昨日抵烈嶼東坑社區展開定期實地查訪複評,聽取簡報並實地訪查推動利用地方文化資產與文化環境,營造景觀特色及生態管理等工作,對於東坑社區為環保盡責、為生態守護工作優異表現給予肯定。
為了表揚國內推動環境教育績效優良者,並擴大環境教育影響力,國家環境教育獎將參選對象分為民營事業、學校、機關(構)、團體、社區及個人等6組,審查程序由各地方政府先接受各界的報名後進行初審,將各組第一名(特優)送至環保署參加複審及決審。
環保署辦理推動環境教育有功遴選表揚競賽,環保署組成訪查小組考評委員昨日到烈嶼東坑社區發展協會做實地考評,參與考評小組委員有台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系系主任陳建志教授、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李元陞教授、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蘇銘千、國立台南大學生態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薛怡珍、台東縣鹿野鄉永安社區總幹事與行政院環保署綜計處技士等,受到烈嶼鄉公所秘書方小萍、呂合成顧問、東坑社區理事長呂俊龍等人歡迎,並陪同走訪各地進行實地的考評,來評選出代表金門縣參加環保署國家環境教育獎競賽。
東坑社區在簡報中提出推動利用地方文化資產與文化環境,營造景觀特色及生態管理等工作,生物多樣性與海岸湖泊保育等集水區及濕地保護,透過居民參與學校研究的結合,營造學習園區願景。另配合學校學術研究,推動社區生態教育工作,利用自然景觀及現有歷史遺跡,對於植物、昆蟲、戰役紀念館、國姓井等現有資源,教育當地居民及結合學校學生了解歷史見證及綠色奇蹟。再回顧戰備歷史遺跡,海岸阻隔軌條砦,保留具有反登陸阻絕之海岸設施,加強維護景觀功能,提供遊覽參觀,以增加海岸休閒戲水、捕魚、海蚵教育遊憩休閒之功能。
同時,東坑社區也提出綠色生活美學,隨著環保意識抬頭,積極推動『綠美化』工作,鼓勵社區成立環保志工隊,社區造景、植(補)栽美化維護,推動發展「綠色社區」;以及社區空間整頓,為區內髒亂死角打造另一番優美空間,對於社區內頹廢屋之整頓,透過屋主與清潔隊之結合,提昇社區整體美觀。還有推動低碳社區化,「清淨家園樂活化」、『節能減碳、救地球』、「綠色消費、綠美化」、『資源循環零廢氣』、「去污保育護生態」等五大策略號召共同鬥陣來做社區總動員,打造『節能減碳,珍惜資源』之低碳社區。
在未來推動生活環境改造之規劃策略,東坑社區提出積極協助建造節能減碳、節水、節電、再利用、低污染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生態空間;推廣優質盆栽環境衛生管理,塑造綠意、美觀及健康生活空間;也針對未來之建築、建設積極推動以『綠色建築』為主,『花費最少的資源建造,產生最少的廢棄物』,結合環境評估七大指標系統:「綠化」、「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汙水垃圾改善」,減少地球溫室效應的氣候變化發生,達到人與自然環境共存境界,創造綠色低碳生活化。
方小萍也勉勵東坑社區再接再厲在既有基礎上,爭取善用政府與社會資源,精實社區治安、環保家園及各項公共設施,營造東坑更優質的生活空間。
記者李金鎗/烈嶼報導
烈嶼鄉東坑社區榮獲第2屆國家推動環境教育有功遴選金門縣社區組初評特優,環保署考評委員昨日抵烈嶼東坑社區展開定期實地查訪複評,聽取簡報並實地訪查推動利用地方文化資產與文化環境,營造景觀特色及生態管理等工作,對於東坑社區為環保盡責、為生態守護工作優異表現給予肯定。
為了表揚國內推動環境教育績效優良者,並擴大環境教育影響力,國家環境教育獎將參選對象分為民營事業、學校、機關(構)、團體、社區及個人等6組,審查程序由各地方政府先接受各界的報名後進行初審,將各組第一名(特優)送至環保署參加複審及決審。
環保署辦理推動環境教育有功遴選表揚競賽,環保署組成訪查小組考評委員昨日到烈嶼東坑社區發展協會做實地考評,參與考評小組委員有台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系系主任陳建志教授、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李元陞教授、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蘇銘千、國立台南大學生態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薛怡珍、台東縣鹿野鄉永安社區總幹事與行政院環保署綜計處技士等,受到烈嶼鄉公所秘書方小萍、呂合成顧問、東坑社區理事長呂俊龍等人歡迎,並陪同走訪各地進行實地的考評,來評選出代表金門縣參加環保署國家環境教育獎競賽。
東坑社區在簡報中提出推動利用地方文化資產與文化環境,營造景觀特色及生態管理等工作,生物多樣性與海岸湖泊保育等集水區及濕地保護,透過居民參與學校研究的結合,營造學習園區願景。另配合學校學術研究,推動社區生態教育工作,利用自然景觀及現有歷史遺跡,對於植物、昆蟲、戰役紀念館、國姓井等現有資源,教育當地居民及結合學校學生了解歷史見證及綠色奇蹟。再回顧戰備歷史遺跡,海岸阻隔軌條砦,保留具有反登陸阻絕之海岸設施,加強維護景觀功能,提供遊覽參觀,以增加海岸休閒戲水、捕魚、海蚵教育遊憩休閒之功能。
同時,東坑社區也提出綠色生活美學,隨著環保意識抬頭,積極推動『綠美化』工作,鼓勵社區成立環保志工隊,社區造景、植(補)栽美化維護,推動發展「綠色社區」;以及社區空間整頓,為區內髒亂死角打造另一番優美空間,對於社區內頹廢屋之整頓,透過屋主與清潔隊之結合,提昇社區整體美觀。還有推動低碳社區化,「清淨家園樂活化」、『節能減碳、救地球』、「綠色消費、綠美化」、『資源循環零廢氣』、「去污保育護生態」等五大策略號召共同鬥陣來做社區總動員,打造『節能減碳,珍惜資源』之低碳社區。
在未來推動生活環境改造之規劃策略,東坑社區提出積極協助建造節能減碳、節水、節電、再利用、低污染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生態空間;推廣優質盆栽環境衛生管理,塑造綠意、美觀及健康生活空間;也針對未來之建築、建設積極推動以『綠色建築』為主,『花費最少的資源建造,產生最少的廢棄物』,結合環境評估七大指標系統:「綠化」、「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汙水垃圾改善」,減少地球溫室效應的氣候變化發生,達到人與自然環境共存境界,創造綠色低碳生活化。
方小萍也勉勵東坑社區再接再厲在既有基礎上,爭取善用政府與社會資源,精實社區治安、環保家園及各項公共設施,營造東坑更優質的生活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