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水獺乖乖小寶貝林厝發現兩隻

水獺乖乖小寶貝林厝發現兩隻
2014/4/3
記者許加泰/金寧報導
古寧頭林厝村民拾獲2隻瀕臨絕種,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歐亞水獺」幼獸,金管處於昨日下午專人搭機後送台北市立動物園進行後續照護。(許加泰攝)(在新視窗開始原尺寸圖片)

古寧頭林厝慈湖路合宜住宅預定地進行探勘整地,工程人員意外發現2隻瀕臨絕種,1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歐亞水獺」幼獸,接獲通報的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漏夜帶回該處救傷站照護,並聽從專家建議,於昨日下午專人搭機後送台北市立動物園進行後續照護。
   金管處處長林永發也表示,該處決定替牠們成立專屬網站和粉絲團,定期更新後續照護狀況,並公開徵求名字。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該處於4月1日下午約18時接獲民眾通知於林厝附近池塘拾獲兩隻歐亞水獺幼獸,由於人工機具整地干擾致原棲地巢穴遭破壞,且拾獲之民眾及該處同仁在附近等候多時,仍未發現母水獺返回,為顧慮夜間幼獸安全及人工哺乳,遂帶回該處救傷站照護,經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金仕謙討論後決定即刻4月2日護送該園照護。
   金管處指出,經初步檢查,兩隻幼獺體重分別為530克及480克,體長分別為34.1及35公分,眼睛及耳朵均密閉,且仍未離乳,推測可能產下未滿兩周時間;由於原棲地巢穴已遭人為破壞,幼獺亦無自主存活能力,為能提供更加完善之照顧,該處特派保育課黃啟俊博士於昨日下午搭機護送水獺至台北,台北市動物園也派獸醫師及專車至台北松山機場接至台北市立動物園照護。
 金管處處長林永發表示,歐亞水獺屬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在金門多沿著溪流、河道、池塘或湖庫活動,依據102年委託國立台灣大學辦理之「金門水獺分布變遷與族群生態研究」結果顯示,金門各水域水獺活動跡象較以往縮減且有分布破碎化趨勢。林永發說,歐亞水獺在台灣本島,已有一段很長時間,沒有野外發現記錄,但在金門尚有一些族群和繁殖紀錄,但因為開發壓力導致棲地破壞和減少,也面臨生存重大危機。他呼籲相關單位、民眾在工程施工時能多加注意周遭環境,尤其在繁殖期期間避免並降低破壞歐亞水獺等野生生物棲息環境,以維護金門豐富之生物多樣性,達到人與環境永續共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