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育發聲水獺樂園熱鬧登場
2015/5/10
記者許峻魁/綜合報導
響應五月二十二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金門縣政府建設處於五月首次規劃一系列的「生物多樣性主題活動」,首場活動「水獺樂園」於昨(九)日熱鬧登場,會中保育吉祥物「水獺金莎」初登場,與台灣動物明星「阿虎(石虎)」同台,一起為生態保育來發聲。會中金門縣長陳福海也宣示,未來縣府的建設,一定與大自然、所有保育類動物共生共長。
生物多樣性系列主題首場活動「水獺樂園」,於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起,假金門縣社會福利館地下中庭、第一會議室展開,金門縣長陳福海、縣府建設處長翁自保、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蘇承基、課長邱天火、台北市立動物園台灣動物區區長吳松霖、推廣組長鄭世嘉等人特別出席開幕典禮。
金門第一次首辦生物多樣性活動,未來也會持續辦下去,陳福海表示,金門有很好的自然景觀,他強調就任以後,所有的建設都要與大自然共生,與大自然共生的過程中,也要重視金門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去年水獺路殺死亡,不只金門鄉親,台灣及國外保育人士對水獺在金門生長環境遭破壞很關心,透過去年時的宣示,加上鄉親與政府團隊的自覺,以及中央長官、學者的重視,讓金門生態保育更具專業性。而金門保有很好的資源,因此要強化說故事的能力,他相信水獺與金門息息相關,並希望市立動物園協助建立水獺生態館,讓金門來守護生態發展。
縣府建設處農林科科長鐘立偉表示,今年活動配合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並自昨日起為期一個月,首場活動主要是要介紹去年送往台灣的三隻小水獺的生長紀錄,活動中還會讓水獺人偶登場亮相,目的在於推廣教育。而今日的活動將由緬甸蟒與金龜接手登場,接下來還會有森林植物、外來種動植物、金門在地性鳥類等活動,並歡迎民眾可以上http://kimenbiodiversity.blogspot.tw/網站查詢及報名,若有問題亦可洽金門縣政府建設處農林科(聯絡電話082321254)。
於致詞中強調,去年金門地區發生5起水獺路殺死亡案件外,還包含3隻水獺幼獸目前仍在台北市立動物園中,金門極有可能是中華民國境內僅存水獺棲息的地方,釐清死亡的真正原因及尋求解決的方式,才能確保水獺能永續生存,日前在縣務會議中,已經要求縣府任何的重大工程需把友善環境的概念導入,另在水域工程方面也應尋找適合金門在地生物需求的合宜工法,與環境共生創造更多元的生態價值。
昨日因濃霧影響,原定出席的林務局保育組管立豪組長及台灣大學李玲玲教授無法抵金,活動改由吳松霖以水獺代理媽媽的身分,與鄉親分享大金、小金及金莎三隻水獺幼獸在動物園內生長過程,在紀錄片的畫面相佐下,忠實呈現特別的「旅台鄉親」生活紀錄。
而建設處科長鐘立偉,則以金門水獺的危機與轉機為題,說明水獺在去年歷經路殺事件之後,相關單位的支援情形、死亡解剖報告及未來的改善方式,特有生物中心則指派林育秀助理研究員主講台灣石虎借鏡,分享特生中心在台灣的保育方式及問題,希望可以作為金門水獺的參考。
昨日宣導攤位上,也有旅台開業的獸醫,打算返鄉成立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透過自身的專業回饋故土,透過宣導攤位的說明,讓更多人投入保育工作;現場還有金寧鄉蔬菜產銷班第三班,提供了五百公斤的鮮採安全蔬菜促銷,藉以呼籲透過安全的農藥控管與推動,減少實物的碳里程,讓更多人能品嘗優質的在地生產蔬菜。
另鄉親關心的小水獺能否回金,鐘立偉表示,六月會在金門辦一場水獺國際研討會,除了邀請荷蘭專家外,屆時也歡迎地區鄉親;水獺回金與否,怎麼做對水獺才比較好,也會在研討會上進行分析。
記者許峻魁/綜合報導
響應五月二十二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金門縣政府建設處於五月首次規劃一系列的「生物多樣性主題活動」,首場活動「水獺樂園」於昨(九)日熱鬧登場,會中保育吉祥物「水獺金莎」初登場,與台灣動物明星「阿虎(石虎)」同台,一起為生態保育來發聲。會中金門縣長陳福海也宣示,未來縣府的建設,一定與大自然、所有保育類動物共生共長。
生物多樣性系列主題首場活動「水獺樂園」,於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起,假金門縣社會福利館地下中庭、第一會議室展開,金門縣長陳福海、縣府建設處長翁自保、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蘇承基、課長邱天火、台北市立動物園台灣動物區區長吳松霖、推廣組長鄭世嘉等人特別出席開幕典禮。
金門第一次首辦生物多樣性活動,未來也會持續辦下去,陳福海表示,金門有很好的自然景觀,他強調就任以後,所有的建設都要與大自然共生,與大自然共生的過程中,也要重視金門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去年水獺路殺死亡,不只金門鄉親,台灣及國外保育人士對水獺在金門生長環境遭破壞很關心,透過去年時的宣示,加上鄉親與政府團隊的自覺,以及中央長官、學者的重視,讓金門生態保育更具專業性。而金門保有很好的資源,因此要強化說故事的能力,他相信水獺與金門息息相關,並希望市立動物園協助建立水獺生態館,讓金門來守護生態發展。
縣府建設處農林科科長鐘立偉表示,今年活動配合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並自昨日起為期一個月,首場活動主要是要介紹去年送往台灣的三隻小水獺的生長紀錄,活動中還會讓水獺人偶登場亮相,目的在於推廣教育。而今日的活動將由緬甸蟒與金龜接手登場,接下來還會有森林植物、外來種動植物、金門在地性鳥類等活動,並歡迎民眾可以上http://kimenbiodiversity.blogspot.tw/網站查詢及報名,若有問題亦可洽金門縣政府建設處農林科(聯絡電話082321254)。
於致詞中強調,去年金門地區發生5起水獺路殺死亡案件外,還包含3隻水獺幼獸目前仍在台北市立動物園中,金門極有可能是中華民國境內僅存水獺棲息的地方,釐清死亡的真正原因及尋求解決的方式,才能確保水獺能永續生存,日前在縣務會議中,已經要求縣府任何的重大工程需把友善環境的概念導入,另在水域工程方面也應尋找適合金門在地生物需求的合宜工法,與環境共生創造更多元的生態價值。
昨日因濃霧影響,原定出席的林務局保育組管立豪組長及台灣大學李玲玲教授無法抵金,活動改由吳松霖以水獺代理媽媽的身分,與鄉親分享大金、小金及金莎三隻水獺幼獸在動物園內生長過程,在紀錄片的畫面相佐下,忠實呈現特別的「旅台鄉親」生活紀錄。
而建設處科長鐘立偉,則以金門水獺的危機與轉機為題,說明水獺在去年歷經路殺事件之後,相關單位的支援情形、死亡解剖報告及未來的改善方式,特有生物中心則指派林育秀助理研究員主講台灣石虎借鏡,分享特生中心在台灣的保育方式及問題,希望可以作為金門水獺的參考。
昨日宣導攤位上,也有旅台開業的獸醫,打算返鄉成立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透過自身的專業回饋故土,透過宣導攤位的說明,讓更多人投入保育工作;現場還有金寧鄉蔬菜產銷班第三班,提供了五百公斤的鮮採安全蔬菜促銷,藉以呼籲透過安全的農藥控管與推動,減少實物的碳里程,讓更多人能品嘗優質的在地生產蔬菜。
另鄉親關心的小水獺能否回金,鐘立偉表示,六月會在金門辦一場水獺國際研討會,除了邀請荷蘭專家外,屆時也歡迎地區鄉親;水獺回金與否,怎麼做對水獺才比較好,也會在研討會上進行分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