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農村再生碧山一片璀璨幸福花海

農村再生碧山一片璀璨幸福花海
2014/5/26
記者張建騰/金沙報導
由碧山溪眺望陳德幸洋樓可見到的花海與人文景觀。(張建騰攝)(在新視窗開始原尺寸圖片)

   碧山東店社區推動「農村再生」,以「花見後山·幸福碧山」為主題,營造出一萬三千多平方公尺的「碧山花海」。目前正值花季,社區居民歡迎大家「路過」—那裡有萬千朵花兒正高舉著「花拳」或花冠,不是在抗議,而是在為璀璨的生命、生氣、生態歡呼!
   就是現在,只要從陽沙路經過碧山,就可以看到一大片的向日葵田和一大片的黃波斯菊田。沿著碧山溪走入村莊,隔著黃波斯菊田遠眺陳德幸洋樓和一旁的閩南古厝,繁花似錦,屋宇精巧,風景真如畫。
   根據碧山東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國琍的說明,碧山社區舊稱「後山」,村內有許多荒廢空地,藉由推動農村再生,他們在沙碧劃段297-300,303-315、317-319、371-377及碧山段1480地號等二十八筆土地上分別栽植了向日葵和黃波斯菊,創造了碧山社區的第一個環境綠美化示範點;總面積約有1.32公頃。
   為花海提供土地的人有:陳聰明、陳家偉、陳文理、陳金象、黃楊、王惠華等;負責整地的社區志工有:陳成榮、陳佳福、陳昆齊、陳松福、陳美玲、陳家豪、陳真、陳國氣、陳國琍、陳國禎等;負責種植的社區志工有:陳啟生、陳淑珮、陳黃玉團、陳榮在、陳鳳渝、陳億憲、陳賜發、彭雯妮、楊麗美等。
   碧山原有陳德幸洋樓、睿友學校、陳清吉洋樓、陳氏小宗宗祠、陳氏大宗宗祠、百年黃連木、昭靈宮、一落四櫸民宅等八景可觀,又有當地文人陳長慶以〈阮的家鄉是碧山〉創造了詩歌之景,如今又多了花海之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